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指出,把全党的理论学习提高到新水平,要在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认识上,在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上都有新的提高。党中央把提高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当前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的一项重要要求提出来,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在学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就是要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从而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不仅如此,他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全党树立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典范。邓小平的著作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为解决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实际问题而创立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进程中一个又一个重大实际问题的逐步解决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完全可以说,邓小平理论就是解决当代中国最重大、最根本实际问题的科学理论。
其次,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要求尽快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党的十五大制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宏伟纲领。现在大政方针已定,抓好贯彻落实就显得十分重要,因而提高各级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十分紧迫。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稳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形势下,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还应该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由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逐步深入,由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锻炼的逐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是好的或者说比较好的。毋庸置疑,也有部分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党的十五大的要求不相适应。江泽民总书记把它概括为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的不适应,理论水平和知识准备的不适应,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不适应。这种种不适应其中就包含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因而不能有效地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变为实践行为,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全局,不能顺利地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影响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因此,尽快提高各级干部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人民群众对广大干部的热切期望,成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实践表明,提高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途径是两条:一是学习,二是实践。就学习而言,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首先学好邓小平理论。学习它,运用它,对于提高各级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邓小平理论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就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就可以使我们明确自己所做实际工作的宏观背景及其运行趋势,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第二,邓小平理论可以指导我们提高理论向实践转换的能力。邓小平同志不仅很注重理性认识向实践行为转变的时机,多次强调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同时倡导理性认识向实践行为转变所需要的创造精神和敢冒风险精神,“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时理解和掌握这些思想,我们就能大大提高理论向实践的转换能力。
第三,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把握大局的思想,学习它可以提高我们对实践进程的把握能力。要解决实际问题,实现预期目标,必须善于把握实践进程。
第四,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总结实践经验的思想,可以指导我们提高实践经验的升华能力。之所以要提高这个能力,是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次性或数次性的实践行为,而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备了解决原有问题的能力,在新的问题面前仍需进一步提高能力。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实现感性经验向理性认识的升华。
邓小平理论对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我们要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到党的十五大所要求的新水平,要具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能力,就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